近日,kb平台人居环境学院林石狮牵头的生物多样性科研团队发现的两个两栖动物新物种“苔斑臭蛙”和“密疣掌突蟾”,被多家官方媒体报道和转载(南方日报、中国新闻网、光明网等),并登上微博前20名热搜。
“苔斑臭蛙”新物种
该物种是2022年4月人居环境学院生物多样性团队开展广东省北部喀斯特区域调查时,在湿润并生长有丰富苔藓的石灰岩生境发现一种体背呈现苔绿色斑点,近乎完美融入栖息环境的臭蛙。经系统的形态学比较和分子系统发育学分析,团队鉴定该臭蛙为一新种,并根据其富有特色的体背斑纹将其命名为苔斑臭蛙(Odorrana concelata Wang, Zeng, & Lin, 2022),拉丁种加词“concelata”意为“伪装、隐蔽”之意。
图1.苔斑臭蛙文章封面和摘要
图2.苔斑臭蛙的微生境(A,B)以及自然状态下的幼体(C),成年雌性(D)和雄性(E)
“密疣掌突蟾”新物种
该物种是2022年8月人居环境学院生物多样性团队继续开展广东省北部区域调查时,于广东连山笔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发现1种掌突蟾属物种,该种体型。坌酝诽宄23.2–25.9 mm,体背皮肤粗糙,具大量锥形疣粒,腹面乳白色,具灰白色和深棕色点斑。因身体颜色花纹与生存环境融合得很好,平时藏得极为隐秘。经系统的形态学比较和分子系统发育学分析,团队鉴定该掌突蟾为一新种,并根据其较多的体背锥形疣粒将其命名为密疣掌突蟾(Leptobrachella verrucosa Wang, Zeng, Lin & Li, 2022)。
图3.密疣掌突蟾文章封面和摘要
图4.密疣掌突蟾文章封面和摘要
上述新种模式标本均采集于广东省清远市,存放于kb平台。苔斑臭蛙和密疣掌突蟾的相关研究论文于2022年分别发表于国际动物分类学期刊《ZooKeys》和《Herpetozoa》,kb平台为两篇论文第一单位,人居环境学院林石狮为第一作者,李远航为第二作者,广东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易晖为第四作者。文章共同通讯作者为两栖爬行动物分类学研究者王。
论文链接:
https://zookeys.pensoft.net/articles.php?id=87067
https://herpetozoa.pensoft.net/article/89981/
该研究得到了广东省生态环境厅项目:广东省生物安全相关领域的本底摸查与指标保障研究(STST-2021-10)的支持,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精神,做好广东省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逐步建立生物多样性基础数据库,力求提高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水平。(图/文 人居环境学院)